撒切尔夫人故事

英国人对撒切尔爱恨交加,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大部分对撒切尔都非常尊重,尤其是在不少国家的女性心中,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而且可以完成男人无法做到的事。所有人印象中的撒切尔都是一身职业套装,她女儿曾经回忆说,母亲根本没有休闲衣服,因为她从来没有“闲”过。


当年撒切尔夫人当政时,英国曾经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女孩问男孩:“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男孩说:“当首相。”女孩很吃惊:“男人也能当首相吗?”


撒切尔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想让什么东西被说出来,去找个男人;如果你想让它实现,去找个女人。”她首先是位女首相,其次才是首相。很多媒体都喜欢用撒切尔给丈夫做早饭的一张照片来证明:女强人也必须兼顾家庭。但实际上,撒切尔从来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大学时代,年轻的玛格丽特(那时她还是玛格丽特·罗伯特)就曾经写到:“假如伊丽莎白女王即位,真能消除反对有抱负的妇女登上最高权位的最后一丝偏见的话,那么一个妇女解放的新时代,就真的即将来临了。”当她当选首相后觐见英国女王时,感到非常紧张“我知道,我作为一名女性首相,要是干得不好的话,英国就将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名女首相了。”


但是,保守的英国人并不喜欢一个女人在政治舞台上指手画脚,女人的强硬总是比男人刺目。当年,就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而对此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直到现在,当英国论坛上讨论撒切尔的功过得失时,仍有人明褒暗贬“有得就有失,有功就会有过。作为一个女领导人,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更有人分析撒切尔当初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专栏作家帕迪·申南在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时写到:“25年前,她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而现在,这个光荣已经属于同样有‘恶魔’称号的安妮·罗宾森(英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以一袭黑衣和冷硬的表情闻名于世)。” 仅仅是一个概念 。 尽管5月初,几乎所有的英国媒体又把撒切尔这个名字热炒了一遍,但是他们关心的焦点是“撒切尔主义”、“撒切尔时代”、“撒切尔经济”、“撒切尔婴儿”……至于那个14年前洒泪离开唐宁街的老女人现在怎么样了,已经不是公众议论的话题。


自从去年底撒切尔丈夫丹尼斯去世以来,本来就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就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从去年开始,不少有机会接触她的人纷纷宣称:现在撒切尔已经全无昔日叱咤风云“铁娘子”的风采。与撒切尔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尔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到,她被撒切尔夫人的变化“震惊”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


撒切尔的女儿卡洛尔曾说,老了之后的母亲时常看起来思维混乱,总是翻来复去地问父亲同样的问题,而且总是喋喋不休。


琳达伤感地写道,去年拜访的那天离撒切尔夫人77岁生日只有3天,可这位昔日结交广泛的政治强人只收到了4张生日贺卡。这个孤独的老人把这可怜的几张生日卡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虽然她曾经期望过起码可以收到几十张。


琳达在结尾写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极少地被人关注,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撒切尔主义’,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历史时期……撒切尔夫人虽然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夫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 才储团队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