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储

首页 >>了解你自己 >> 立即参与NFC


NFC理论模型奠基者:荣格与迈尔斯母女 NFC是什么?

NFC的全名是NO-Forced choice 16Personalities Type Scale。是在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模型基础上的延伸理论。MBTI理论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理论模型,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然而对于经典的MBTI迫选型性格测试量表,网友吐槽说太难选了,简直把人逼精分的节奏。于是才储对原始模型尝试做了改进,你可以不用非此即彼,可以按程度来选择倾向。此外,才储团队则在原有的四维度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维度:待人接物!想想我们身边的人,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态度傲慢,既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从不去帮助他人,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俗称高冷范。而另一些人也许截然相反,既聪明,性格又温暖而亲和,而且乐于助人。经过大数据采样分析,这个特质和其他四个维度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或相关性。所以我们把这个第五维度【待人接物】和荣格理论的四个维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五维度模型:NFC非迫选型性格测试。
已了解,立即开始测试!




MBTI性格是什么?MBTI怎样对性格进行分类?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持久稳定性等特点,是每个人特有的,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
MBTI把性格分析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的包含相互对立的2种偏好:

外向
or
内向
感觉
or
直觉
思考
or
情感
判断
or
感知
其中,“外向E——内向I”代表着各人不同的精力(Energy)来源;“感觉S—直觉N”、“思考T—情感F”分别表示人们在进行感知(Perception)和判断(Judgement)时不同的用脑偏好;“判断J—感知P”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言,它表明我们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在我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活动中,究竟是感知还是判断发挥了主导作用。

4个维度上特定偏好的组合就构成一种特定的性格,譬如ISTJ代表“内向—感觉—思考—判断”型性格,ENFP则代表“外向—直觉—情感—感知”型性格。由此可知,性格一共有16种不同的大的性格类型(才储团队在原有的四维度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维度:待人接物——C和H维度。则把类型进一步细分为32种。):
注:才储团队在MBTI原有的四维度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维度:待人接物——C和H维度。
ISTJ-C
ISFJ-C
INFJ-C
INTJ-C
ISTP-C
ISFP-C
INFP-C
INTP-C
ESTP-C
ESFP-C
ENFP-C
ENTP-C
ESTJ-C
ESFJ-C
ENFJ-C
ENTJ-C
ISTJ-H
ISFJ-H
INFJ-H
INTJ-H
ISTP-H
ISFP-H
INFP-H
INTP-H
ESTP-H
ESFP-H
ENFP-H
ENTP-H
ESTJ-H
ESFJ-H
ENFJ-H
ENTJ-H



每一种性格类型都具有独特的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了解性格类型是寻求个人发展、探索人际关系的重要开端。

NFC如何评估性格类型?

NFC采用量表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性格类型。目前最新的量表是2015年修订完成的量表N。它包含93个问题,每题设5个备选答案,要求受测者在完全解除压力的状态下选择自己最自然的做法或者反应。量表的问题都经过反复筛选和实践检验,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最终,受测者结合量表计分和自评结果,自行确定自己的性格类型——NFC相信,最清楚自己性格的当然就是你自己;如果有什么东西遮蔽了你的自知之明,那么就让NFC来帮助你重新认识你自己。




NFC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1913年
瑞士心理学家C. G. Jung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揭开了现代性格类型研究的序幕。
1921年
Jung发表《心理类型学》(德文版);1923年H. G. Baynes将其译为英文,并由纽约的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mpany出版。该书是公认的现代性格类型理论的奠基之作。
1942年
美国的Katherine C Briggs和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在Jung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MBTI的第一张量表——量表A。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Isabel母女希望通过MBTI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从而避免战争。
1957年
MBTI升级到量表D,增设“词对问题”。
1962年
MBTI由新泽西普林斯顿的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TS)出版,但ETS规定它只能被用于研究领域。
同年,Isabel Briggs Myers出版了她的研究手册,这是有关MBTI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她还应邀在美国心理学学会发言,标志着MBTI获得了当时心理学界的正式认可。
1962~1970年
MBTI升级到量表E,开始关注性格类型的性别差异。
1972年
“心理类型应用中心”(CAPT)在佛罗里达大学成立,它保存有心理类型研究所需的主要材料,并于1975年发起了第一次“类型测量学会议”。
1975年
咨询心理学出版社(CPP)成为MBTI的正式出版者;MBTI在专业圈内得到进一步普及,并且第一次获准为普通大众提供服务。
1977~1978年
MBTI升级到量表K;
1979年
心理类型学学会(APT)在CAPT会议上诞生。它的宗旨是促进MBTI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鼓励各种类型学派的多样化发展。
2005年
才储团队在量表研究中引入“项目特征曲线”(ICC),进一步加强了MBTI评估的科学性。 增加测谎量表和一致性指数,这也是目前使用中的MBTI模型的最新版本。
2011年
才储团队在原有的四维度基础上提出了第五维度:待人接物!想想我们身边的人,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态度傲慢,既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从不去帮助他人,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俗称高冷范。而另一些人也许截然相反,既聪明,性格又温暖而亲和,而且乐于助人。经过大数据采样分析,这个特质和其他四个维度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或相关性。所以我们把这个第五维度【待人接物】和荣格理论的四个维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五维度模型:NFC非迫选型性格测试。




开始测试前,请务必确认您已了解了NFC起源于MBTI,但不同于MBTI。




©2025 才储团队